瀏覽人次:
22288
本所介紹
簡介
中央大學歷史所前身最遠可追溯到清光緒28年(西元1902年)成立的三江師範學堂設立之歷史輿地科。自晚清至民初,校名屢有更替,從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到東南大學,直至1928年始更改校名為國立中央大學。1930年(一說為1928年),文學院下史學系成立,由雷海宗先生主持,正式獨立成為完整的歷史教學研究單位。(南京高師時代是文史地學部,1938年則改史學系為歷史學系)。中日戰爭爆發後,高等教育因戰亂而凝聚力更加強烈,1938年,為培養國家高等研究人才,中央大學正式設置研究院制度,1939年先以5個研究所、7個學部公開招生。1941年,新設立了文科研究所和醫科研究所,文科研究所隸屬於文學院之下,已設立研究院歷史學部,主任為柳詒徵先生,即今日歷史研究所之碩士學制。 整體而言,中央歷史系所一系統,人才輩出,如史學方面有柳詒徵、羅家倫、張其昀、郭廷以、沈剛伯、繆鳳林、張貴永、金毓黻等人,多人被定位為「南高派」,與當時「北大派」齊名。民國51年(1962),中央大學在臺復校,民國82年(1993),歷史研究所在臺新創,並正式招生,首任所長為賴澤涵。在解嚴之後的自由化、本土化氛圍下,新創的歷史所一開始以發展臺灣史為主力,後期則採並重無偏之設計,追求平衡與匯整。 本所融合新舊學風、傳承紮實訓練,旨在培訓研究生從事明清以來的中國史以及臺灣史等領域之研究,包括明清史、近現代中國史、當代兩岸關係史、臺灣教育史、臺灣經濟史等課程。近年來,更融入公眾史學與應用史學的精神,研究方向也加以創新,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既注重史學研究的基礎訓練,也培養學生對在地社會的認識與關懷,發展公眾史學特色。因此,本所畢業論文除了以研究論文為主外,也朝向多元的公眾史學方向改革,例如:口述歷史、歷史小說、紀錄片、桌遊、田野調查等應用類別,幫助研究生適性發展,訓練實作,以達到學術力與就業力並重之教育目標。(皮國立,書寫於2022.12.18)
特色
本所發展方向為明清史、近現代中國史、臺灣史、當代兩岸關係史、公眾史學。
本所課程設計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既注重史學研究基礎的訓練,也培養學生對在地社會的認識與關懷,發展公眾史學特色。
本所畢業論文以研究論文為主,但朝向多元的公眾史學方向改革,例如:口述歷史、歷史小說、紀錄片、桌遊、田野調查等應用類別。
本所教師積極參與研究社群,以中央為平台,推動各項歷史研究。近期重點計畫有:桃園學研討會、全球視野下的物質文化史研究群、科技部人社中心學術研習營、教育部精進師資素養計畫。
本所常舉辦所內研討會、演講、論文發表會及讀書會,鼓勵學生多方參與活動,培養本職學能。
本所與國內外各大學及研究機構簽有學術交流協議,協助師生積極交流訪問及蒐集資料。
學校及歷史所設有各項獎學金,提供學生申請以便專注於研究。
本所歷任所長芳名錄
第 一 任:賴 澤 涵 教 授 (1993年8月1日∼1996年7月31日)
第 二 任:張 勝 彥 教 授 (1996年8月1日∼1998年7月31日)
第 三 任:吳 振 漢 教 授 (1998年8月1日∼2001年7月31日)
第 四 任:齊 茂 吉 教 授 (2001年8月1日∼2004年7月31日)
第 五 任:吳 振 漢 教 授 (2004年8月1日∼2007年7月31日)
第 六 任:齊 茂 吉 教 授 (2007年8月1日∼2010年7月31日)
第 七 任:王 成 勉 教 授 (2010年8月1日∼2013年7月31日)
第 八 任:李 力 庸 教 授 (2013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
第 九 任:鄭 政 誠 教 授 (2016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
第 十 任:蔣 竹 山 副 教 授 (2019年8月1日∼2022年7月31日)
第 十 一 任:皮 國 立 副 教 授 (2022年8月1日~2023年7月31日)
第 十 一 任:皮 國 立 教 授 (2023年8月1日~)
現況
本所為獨立所,教師編制員額有限,人力資源不及其他系所,因此教師以開學期課為主,課程相當豐富。
為增廣學生的視野,經常邀請國內外具豐碩研究成果之專家學者到本所發表學術性的專題報告。
為增進教學效率和成果,每學期舉辦一次古蹟考察,迄今曾帶領學生至南投、草嶺、新竹、澎湖、桃園、屏東東港、淡水、基隆等地考察古蹟。至於造訪學術研究機構和博物館,則曾帶領學生拜訪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北順益博物館、台北賓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與國立台灣博物館等。
此外,本所自民國92年奉准設立碩士在職專班並開始招生,每年招收15名新生。
→歡迎各個領域對歷史研究有興趣者報考。
中央大學歷史所在職專班上課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四 1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