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5922

課程融入敘事力

【認識桃園與地方社會】的課程是通識課程既有課程,這是筆者第一次承接此課程,108-2開設中,目前修課人數近八十人。預計109-2學期將大量融入敘事力的教學,除了第一周到第四周主軸以桃園學的地方知識視角來上,提供同學思考消費的背景與分析能力,自第五周開始就學習說故事能力,每一堂課都以說故事的敘事力融入結合桃園的在地知識與飲食課題,最後形成專書。課程更新的程度達70%以上。
    事實上,物、地方知識與歷史記憶很容易透過故事的方式讓人理解:例如桃園會有這麼多的東南亞移民工,他們在什麼樣的工廠工作?RCA水汙染事件是什麼?為什麼一個環境運動官司會打了一二十年,還沒結束?桃園有食品安全事件嗎?桃園的這十七家食品產業博物館有何特殊的故事可以和本課群的主軸扣合。我們期待透過這些在地的桃園故事去理解背後社會、政治、經濟的議題。希望同學可以學習到議題理解與分析、敘說故事的能力,最後進行各種轉譯,實作出各種敘事作品。
策略:議題與融入敘事力的作法如下:
1.課程模組化:將課程分為議題專業分析、議題故事化、故事與敘事力養成、數位敘事實踐等四部分。
2.議題故事化:強化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進而引發其對周遭環境的興趣與熱情、並進行有興趣的個案故事發想。
3.說故事與敘事力學習:從故事發想、企劃到文本創作。
4.數位敘事實踐:經由現實世界的理解,就能跨領域學習。學生在真實環境中,藉由不同類型的故事寫作:在臉書、部落格、新媒體、非虛構寫作、影像、故事地圖、桌遊、口述歷史等等,透過多重的技巧學習數位敘事實踐。